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构件和现场装配的方法,不仅显著加快了施工速度,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这种建筑方式有助于减少建筑废物和污染排放,同时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朝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于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哪些突出优势呢?
1、实现建筑部件化、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
建筑构件,包括整体墙板、梁、柱和叠合楼板等,均在工厂预先加工制作。这些构件不仅能根据建筑设计要求预埋水、电管线和窗户,还可以在工厂期间完成墙体装饰材料的生产。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固定的模具确保了产品的高精度和标准化,使得每个构件都规范化和集成化,技术标准也因此变得易于统一,这种模数化方法构建了标准化体系。由于构件的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可以直接运送到工地进行装配施工,现场的每个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一样简单,这种标准化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我们不断探索和优化,有效避免了缺陷,减少了浪费,并提高了效益,逐步建立起了成熟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实现了工业化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
2、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型建筑
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定地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人的需求置于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尤其是在住宅项目中,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重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显著降低了现场作业量,保持了施工现场的整洁。使用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大幅降低了噪音和粉尘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他周边环境的影响,为附近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宁静和清洁的生活环境。装配式建筑采用干式作业替代了湿式作业,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和污染排放量。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建筑垃圾减少了83%。
3、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工厂化施工的集中进行使现场施工作业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工人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样装配式建造模式比传统建造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进而又缩短了工期。另外在建筑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因此装配式建筑构件适应建筑低碳、节能的要求。整个建筑体系主要由水泥、砂、陶粒等轻质材料组成,构件强度高而重量轻,填充不同材料可以满足保温隔热和建筑隔声的要求,建成的大板建筑防水、隔潮、居住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