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例如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做好绿化设计工作、提高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率等等,可以保证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地运用,提升建筑设计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好的建筑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想要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协调一致,就应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充分调查与了解建筑周围的人文及自然环境,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利用建筑场地条件,遵循节约与保护资源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建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环境,要尽可能降低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绿植时,设计人员应重视绿植对环境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尽可能选用本地植物,降低因盲目引入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程度。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良好的建筑环境应该包括舒适宜人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光照、声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以及适宜的灵活空间等。在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关于建筑项目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貌、社会环境等信息,做好统筹规划,保证协调发展。规划选址要合理,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建筑地段内的土地、地下水、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考虑设计方案。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为最终的设计目的还是服务于人,因此要考虑人的需求,那就既需要考虑建筑用户的需求,也要考虑周围环境居民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的需求也在变化。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开始怀念和重视田园风光,这就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人们的田园需求。在建筑设计中无疑要提高空间利用率,但是也要考虑人的舒适度,切不可为了最大化空间利用率就牺牲了人的感官舒适,比如为了增加容积率导致楼距过小而影响室内采光等。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以人为本,都需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些基本要求,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将这些设计理念和要求体现在设计方案中。
3、室内设计的绿化倾向
建筑的外部设计要确保与环境间的融合,内部同样不能忽略。内部设计也要有绿化的倾向,设计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外部绿化元素引入到室内设计中,具体来说,室内设计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生态建筑构建前,选址工作十分重要,要注意其与周边的环境保持一致。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情况,仔细考察周边的环境与地形,对环境、建筑、经济间的关系进行合理搭配,科学协调。要注重新旧建筑的统一,而且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控,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现在越来越注重回归自然,因此,设计人员可以以其为主题进行外部环境的设计,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节约建筑材料,将自然的魅力展现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在使用者面前。
2)室内与室外设计的一致性。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行业也十分辉煌,这种设计方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室外的景色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使室内与室外的设计相得益彰,互相衬托,不仅达到了优化环境的目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彼此衬托。最为常见的就是将水源与绿化带移到室内,让人们在室内也能听到流水潺潺,感受到绿意盎然。
3)室内外空间的一致性。时代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升对建筑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设计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使室内外形成统一整体。目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这一方法较为普遍。例如在许多建筑的内部都有内部的庭院与大厅,或者是在建筑的上方设计出一个可以自由打开的天窗。除了这种设计的方法,很多设计师也会采用另一种设计方法,就是将墙面面向环境较为优美的一方,将其设计成一个可以全部打开或者是半开放式的墙面,采用这种方法,将室外的环境引入到室内,同时也将室内的美景延伸到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