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

收藏我们收藏我们在线留言在线留言站点地图站点地图欢迎来到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全国咨询热线 : 400-666-8328

热门关键词:建筑设计城乡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城市总体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资讯 » 行业资讯 » 建筑设计效果为什么会有偏差呢

建筑设计效果为什么会有偏差呢

返回列表 来源:建筑设计 浏览:- 发布日期:2022-08-23 09:43:00

项目管理可分三个阶段,市场调研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市场调研是为了找到正确的事,设计和施工是为了把正确的事做对。设计阶段又划分为五个阶段:设计前期阶段、概念设计阶段、效果图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前期阶段主要任务是收集需求并进行合理的合约规划,为建筑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功能问题和效果方向问题,为效果图阶段设计提供条件,效果图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呈现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效果,是设计工作的里程碑事件,效果图后的设计扩初阶段及施工图阶段都是为了效果图落地的执行工作。因此,项目从无到有,每一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逻辑性非常清晰,项目管理各方也应组织分工明确,责权清晰。

建筑设计效果图

设计前期阶段是需求收集与合约规划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基础信息交流阶段,也是使用者与执行者之间的第一次信息传达。使用者通过市场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对项目进行全局定位,确定项目前进的方向。执行者通过收集使用者的基础数据及项目定位对需求进行专业的全面分析,沉淀出使用方的需求本质,从而确定项目前进的方向。方向对错将直接导致整个项目的成败,这就需要通过“需求评审”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需求评审需要使用者、执行者、决策者、甚至第三方咨询单位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估项目定位、竞品及对标项目、投资成本、预期收益、项目周期等。设计管理在此阶段需要输出《设计任务书》作为约束设计单位执行的依据,也是项目第二次信息传达。

概念阶段是方向及定位的最终确定阶段,设计单位需从专业角度去分析需求本质。设计单位的概念方案汇报是项目的第三次信息传达。对业主方设计管理方而言,概念方案评审需要对其平面方案的合规性及平面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合规性评估通常是要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合理性评估通常是评估其是否满足使用者使用习惯或者是否有更优建议;效果评估的依据是前期阶段设计任务书中的项目定位要求,业主管理方对方案及任务书中要求的定位、理念、风格进行对比及判断;使用者需要对比方案是否与需求预期有偏差,决策者需要综合业主管理方、使用者、设计方的意见进行方向性的最终决策。

效果图阶段是项目的第四次信息传达,是在执行概念阶段的决策。设计管理通过效果图和概念图对比之间的色彩搭配、材质运用、空间尺度、造型设计、项目定位之间的对比进行专业评估差异性及其可接受度,从而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及合格性。效果图是一种软件模拟的虚拟图片,为了尽可能呈现真实效果的同时进行一些删减及做假是行业的通常做法,比如灯光效果、空间超广角透视、天然材料的纹理、管线的简化等都是客观上无法从现实完全还原的,这种客观上存在的偏差需要非专业的各方能够理解并接受,在评估方案是否满足项目定位及使用要求的评分表上,应以专业设计管理方的意见权重为主,需求方及设备专业相关方的意见为辅。

扩初设计阶段可以理解为补充细化方案阶段,由于效果图的透视拉伸,效果可能会有偏差,可以通过彩图正立面、天花、地材填充等进行更精细地表达其比例及材质,通过天花基本确定标高及设备方案,通过地材确定地面用材及铺贴方案。设计单位补充及细化的方案其效果要以效果图阶段的成果为准,不得偏离其效果基础,才能保证项目整体效果的一致性。扩初设计汇报是项目实施的第五次信息传达,因平面及效果图方案已确定,使用方需求将不再被接受,此阶段将以专业管理意见为主,设计方的主要工作是充分论证效果的可行性,如有重大客观因素调整(如主体结构),则应重新调整并评审效果图方案。

施工图阶段是设计单位对方案的实施阶段,也是项目的第六次信息传达,所有的方案均要有对应可执行的详细图纸及相关说明。此阶段需要各专业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的联合审查,精装设计需主要考虑及把控主材、软装、灯洁具、五金的效果与效果图方案和扩初方案的一致性,机电、暖通、给排水等专业需要核实对应专业的点位、回路、参数及落地条件是否满足效果要求;施工图纸资料也可以由专业图审咨询机构进行强规审查。由于效果图与实际物料材质效果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实际灯光参数与效果图灯光及模拟软件渲染的差异,实际材质的反光率、材质的纹路、色彩的差异均无法避免,第一次效果的偏差便出现了。设计管理需要客观理性地引导各专业尽可能地保证落地与效果图的一致性,业主方设计管理负责效果把控,需要判断主材与效果图差异性程度及专业接受度,以保证项目尽可能地按照效果图的效果落地。

施工阶段是项目的第七次信息传达,此阶段对效果影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施工材料认样,这是效果落地的第1次信息反向传达。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样板提供的供应商去寻样,则其物料品牌型号均已明确,效果应无差异,可能会因材料生产批次不同造成细微色差。这种情况容易形成设计方与材料商之间的利益输送。业主管理方通常会通过战略采购、限定材料品牌库等方式进行成本及质量管控。如果施工单位需要在品牌库内进行寻样,设计样板供应商与寻样供应商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物料则必然会有效果上的差异,差异程度需要专业判断其可接受度。对于特殊类型的材料还需要考虑其纹路、规格,并通过大板排版深化、节点优化等方式对效果进行确认。由于施工样与设计样的差异性客观存在,设计效果的偏差第二次不可避免地出现。

既然偏差不可避免,那就只能坦然接受,施工样板段的意义就是解决偏差能否接受的问题。业主管理方通过现场的打样与效果图对比进行样板验收,样板通过验收即表示效果偏差被接受,样板段的效果将作为后期批量施工的依据。对于大型项目样板段的意义在于对原设计方案的效果进行验证,对相关细节进行合理优化,对相关功能稳定性、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样板段的效果验证是个往复的过程,管理方应预留合理的打样时间。

综上分析,效果偏差出现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信息传递的误差,项目过程中出现了至少七次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客观上存在失真现象;二是实物虚拟效果的偏差客观存在;效果偏差的客观存在需要管理方、决策者理解并接受,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地减小偏差;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要尽量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递,表达要清晰、思考要全面、信息传输应尽量以文件、邮件形式确认;二是各方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流程,制度流程的执行需要形成闭环管理,决策者需要重视考量专业意见,在具体方案执行层面,可参考PDCA循环管理方法;三是管理组织分工明确,从单位到部门到个人,责权界面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客观公正,只有这样团队才能齐心协力、目标一致,才能有利于项目整体高质量的交付。

下一篇: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要注意的几点 上一篇: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优势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