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绿色设计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会有更多的绿色设计理念。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和研究,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1、建筑选址与环境适应性
建筑选址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生态效益和人居环境。环境适应性是指建筑设计充分考虑所处地理、气候、生态和社会文化环境,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首先,建筑选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自然条件,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合理利用周边基础设施,如交通、供水、排水、供电等,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负荷。其次,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如阳光、风、雨等。例如,合理布局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建筑物的采光率和太阳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风资源,实现自然通风;合理设置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再次,建筑选址应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特色,与周围建筑、绿地等形成和谐的景观关系,使建筑成为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科学使用环保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朝着绿色建筑趋势迈进,应在施工建设中,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绿色建筑材料应用其中,绿色建筑材料使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建筑工程发展情况和环保效果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在建筑领域中,绿色建筑材料主要指具备环保特性的材料以及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把废弃的施工材料进行整理和加工,生产成新型的可再生建筑材料,这两种材料在特性方面有着一定差别,在建筑施工中承担的职责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使用环保型材料过程中,为了减少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可以选择一些展现出环保性的绿色施工材料,这些材料在施工中使用可以控制废弃材料产生率,不会给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如果是二次加工处理形成的绿色建筑材料,通过收集施工中的废弃材料,能够实现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建筑材料生产制造中对环境的影响。
3、优化建筑物布局设计
1)为使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域的功能最大化,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并减少照明设备及空调设备的使用,必须作合理的规划;
2)在全面分析周围地理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使周围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效益最大化;
3)根据实际的风向、气候特点,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室内布局,使建筑物的采光、通风达到最优状态,并使太阳能等新能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4)通过对建筑物周边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周边植被,减少建筑物所受的热负荷,并使建筑物间的间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建筑物内照明面积。
4、应用照明节能技术
在建筑运行过程中,照明系统所产生的能耗较高,占据建筑能耗很大比重,主要消耗为电力能源,所以在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对照明系统的优化。首先,在灯具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能耗水平较低、照明效率较高的灯具,比如LED灯具,相比于传统的灯具而言,能够节省电能约50%以上,使得电能消耗水平大幅度降低,可以将其应用在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等照明中,是照明系统节能设计的关键所在。其次,针对建筑户外的公共照明系统,比如路灯等,需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构建太阳能发电系统,在灯具中安装太阳能板,通过吸收太阳能的方式进行照明,从而能够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太阳能为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对其充分利用,能够优化建筑能源消耗结构,将太阳能的节能作用充分发挥。最后,在照明灯具的控制方面,为了避免公共空间、室内的灯具处于常亮状态,可以加强声控技术、光控技术以及远程控制技术等,按照实际需求开启与关闭灯具,并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避免灯具长期处于最大功率的运行状态,以满足当前实际需求为基础,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照明系统运行产生的能耗,能够降低建筑照明系统能耗约30%—40%,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