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区的改造,并不是全面的大拆大改,也不是全部的封存保护,而是需要因地制宜,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
1、统一规划
旧工业区的利用改造需要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对厂房、用地、设备、原有交通设施进行统筹考虑,根据规划的目标确定园区定位和设计思路,安排原有布局的取舍和新功能的建设引入,保证工业区的完整性和设计风格的统一性。避免因拆分设计而产生的色彩、文化风格、建筑设计形式等的大杂烩,或者由于未能整体考量而造成的交通路网、服务设施、休闲绿地等布局的重复,破坏设计美感,增加建造成本。
2、合理发展
对旧工业区的改造要考虑到原有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工业都要搬离原址。比如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在钢铁业方面,虽然成本的压力使得其缺乏竞争力,生存情况艰难,但政府出于自身能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失业压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也只是对其进行了结构调整,并出台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并没有直接进行撤改和搬迁。因此对园区的改造时,需要统筹考虑历史、政治、经济、法规等相关因素,让各方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保证改造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适应原则
工业区随着自身和所属城市的发展,都逐渐具有了自己的风格和气质,且每一个工业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工业区在进行改造规划时,对其中的空间组成部分或产业结构进行的调整,需要适应其本身的特性,调整改造原有的建筑或结构,赋予其新的功能和需求。引入适合的新兴产业,使其有机发展。而不是用标准化模板生搬硬套,用统一配置进行规划改造,造成规划设计与现实需求的割裂。
4、保留特色
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建筑特色形成了每个工业区独一无二的特色,在旧址规划过程中,应对这种标志性建筑物或机器设备进行保留展示或改造利用,对行业文化、精神、工艺流程或劳动价值观这类无形的特色也予以保存延续。这些特色的运用往往能成为再规划后园区的文化标签或点睛之笔,比如北京798艺术区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上海世博园的“世博气象信号塔”、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气化塔等等。
5、交互原则
工业区再规划后功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商业购物、办公住宅还是公共服务展览场所,都需要吸引居民和游客进行有机的互动和参与,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社区公共场所的联动和交互,发挥园区的活力,提升区域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