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用地的选择是一个多标准的决策过程,按照不同的工业区类型,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的选址要素。总体来说,选择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物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前者考虑的是自然环境对新增工业活动影响的缓解能力,比如宽阔平整的地理条件更适合建设工厂。后者考虑的是成功建立工业所需的设施,比如交通运输、能源供给。
1、地理要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在优势地理位置发展了工业区。例如创办于1984年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建设”,即在上海寻求联营合作伙伴,同时引入“三线”所属军工企业进行开发,吸引了如四川红岩汽车厂、陕西汉江机床厂等一批企业,成为吸纳内外资的重要载体。
2、资源要素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多地广,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等投资项目的成本低,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中赢得价格优势。例如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拥有一大批大型制造类企业,以及丰富的煤储量,这使得太原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3、市场要素
我国人口众多,收入水平发展不同,适合多层次多行业的企业得到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紧靠苏州古城,距上海仅1小时车程,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它与当地社会相衔接,将周围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区内的新型市民,带动了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