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一定应用。BIM技术是一种以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的CAD技术,在这几年非常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领域,设计效果相当好。实践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BIM技术的作用是什么?BIM技术对建筑设计又有哪些影响呢?
1、整体化的空间设计回归三维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从平面出发,或者是从造型出发,空间往往是被剥离在概念设计之外的。CAD+SU的方式加之紧张的设计周期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能解决“准确”这个问题已是呕心沥血,对空间的探索研究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用空间的设计方法控制设计。
基于BIM的思维,建筑的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建筑表皮、平面功能都可以被整合在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系统中,布置平面的时候已经在同步设计建筑空间,而空间又可以被直观地反映在建筑立面造型上,最终的图纸是一个模型在不同面上的表达。设计师可以以三维的方式观察设计对象,模拟人视点进行空间推敲。
建筑信息模型为空间设计的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使得内外兼容的空间设计变得简单易行,让我们的设计回归建筑本质之一,那就是空间。
2、设计构思的表达整合设计环节提升品质
建筑师,尤其是偏向前期部分的,往往要把控设计的各个环节,功能设计,造型空间,直至效果图,汇报文本。借助BIM的三维设计,设计师自己完成建筑造型的推敲和建模工作,甚至是效果图的视点都可以在模型中反复推敲,减少了和后期制作人员“多一点”、“少一点”的模糊沟通。将原本应由建筑师完成的工作重新纳入思考范围,提高对设计的控制能力。
再者,借助BIM模型信息关联的特性,使得方案的调整、表达、平立剖图纸绘制变得十分简单,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设计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归到设计问题的解决。
3、可持续设计借助参数化手段提高效率
这里讲的“可持续”并不是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讲的可持续,而是设计过程的“可持续”。利用BIM软件的参数化功能使得设计成果的开放性大大提高,满足了设计师对多种可预见参数的参与,使得设计的客观性加强。基于BIM理念的跨软件平台的协作,让设计师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软件完成相应的工作。
4、问题暴露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三维设计带来的好处除了“更直观”,也“更直接”地把传统二维设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暴露在设计师面前,“逼着”设计师不得不解决问题。这也是目前设计师抗力比较大的关键。设计师认为很多原本不需要现在解决的问题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就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当下普遍偏低的设计收费不对等。这点确实是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有建筑设计前期后期的设计能力,还有有跨专业的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模型深度对设计的影响最终做出合理的判断。
5、最大的优势整合设计环节
设计过程涉及多立场、多专业、多工种,设计中反复推敲带来调整的变更往往是多环节多工序的,BIM思维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即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同步调整的协同设计方式。
另外,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及意义。BIM模型是对整个建筑设计的一次“预演”,建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维校审”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发现大量隐藏在设计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涉及规范,但跟专业配合紧密相关,或者属于空间高度上的冲突,在传统的单专业校审过程中很难被发现。
6、推广及应用的困难
用BIM做设计有很多的优势,为什么真正在用的建筑设计团队不多,甚至有些团队抱着一腔热情尝试了几次之后最终选择退回到传统的设计工具和方式上。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会有以下几点:
1)标准的不统一
整个行业范围内部无法形成统一的交付标准,设计院完成的模型能在下一个全生命周期环节中被利用的部分很少,所以对设计院来说BIM模型不能转化为收入。
2)整体行业水平的普遍较低,以及大部分业主单位对BIM的认知不足,使得设计院缺少变化的外部驱动力。
3)设计师对“用BIM做设计”缺少正确认识。软件工具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设计师对BIM的理解停留在“画完平面生成立面和剖面”的错误思维上,加之用传统设计的思维主导设计过程,设计师更多在尝试时候会产生“太麻烦”,“不好用”的认识,转而放弃尝试。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及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方认识到BIM潜在的巨大价值。而作为社会支柱型产业的建筑行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应用新型技术来保障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等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建筑行业不断寻求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应用BIM,但是其对于建筑业未来的影响与改变,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一味地观望与怀疑,只会延误自身发展的好时机!